《療癒孤寂: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,建立內在安全感,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》蘇絢慧 |
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﹖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、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,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﹖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﹖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﹖
作者在不同章節解釋孤獨和孤寂,其中一句個人覺得很精闢:
孤獨和孤寂的差別,正在於內在的心靈狀態和能量,前者是能安在的的獨處,而後者則是虛弱地孤立著。
在這個科技發達方便的社會,我們不必面對面交流,也能有千百種「對話」的方式來達到目的,只是它們都不是溝通。應該說,我們都沒有好好說話。
所謂的心理飢餓,就是思想交流和情感連結的長期匱乏,所造成的心裡空洞感。
書中大部分篇幅都提到童年、過去塑造今天的我們。假如我們擁有不幸、痛苦的童年,長大的我們很容易內心封閉、同理心感受有限、合作和同調性弱等等。之前讀過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就發現這點被阿德勒的目的論相反。沒有要爭議誰對誰錯的意思,世界的確有一群人很容易沉溺過去,在他們願意前行之前,目的論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屁話。我們硬要說三道四說某人怎樣怎樣,也會輕易提及別人的過去。這樣說來,過去對我們確是有所影響,但個人認為這對於立心要改變的自己影響不大。
決定論還是目的論都是用來解釋我們過去或現在,而要擺脫舊有的自己,必須有所不同。如同《未來預演:啟動你的量子改變》的tagline所說:
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,換一個新的未來。
書中的童年的解說就個人而言,都是讓讀者方便理解論說的例子,不必執著於過去。而到書後段,亦是個人覺得最讚的地方。
我們也許看過很多心理書、療癒書、身心靈的書,內容都不乏提到要自我覺察、接受自己balabalabala,卻沒有幾本書實際地告知讀者該怎麼做,有哪些步驟。當一個人要鑽牛角尖,沒有腳踏實地的東西,很容易會走偏,或有反效果。
作者以六個階段引導讀者如何擁抱及愛回孤寂的自己,親密和愛聽起來或許很老套,卻是人的需求之一。你可以是個享受孤獨卻不感寂寞的人,只要你能好好擁抱自己。
看書的過程我一直想著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但在此刻我認為如果先看《療癒孤寂》,再看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應該會再容易被打動,推動自己要改變,迎接自己更喜歡的未來。現在看來,兩者都是自我療癒的書。《療癒孤寂》像是入門,解釋狀態,讓拒絕態度轉化的第一步。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就是給他重重一擊,推著你前進的升級版。
兩本書最後都不是要我們一個人完成大我,而是要知道抱著自己與他人連結,才是當下的幸福。
最後以《療癒孤寂》的一句話完結:
你若是一座孤島,你會發現他人也是。但不同的是,即使我們是一座座的孤島,我們已經有連結彼此的橋樑,來往和諧、交流真誠。你是你,我是我,但我們因為連結和交流,而成了有意義的我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